给大家科普一下老版球探

发布时间:2024-08-01 21:51

  截至6月末,南京银行实现营收262.16亿元,同比增长7.87%;归母净利润115.94亿元,同比增长8.51%。其中,非息净收入高增是推动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该行上半年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5.51%,在营收中占比也提升至51.13%。

  今年4月,新“国九条”提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后,多家A股上市银行积极推动中期分红计划。记者注意到,南京银行中期分红方案已现雏形,有望在年内落地。该行表示,将于年内以分红派息方式适时实施2024年具体中期利润分配方案,这一事项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非息净收入带动营收《老版球探》增速提升,不良贷款率降至0.83%

  上半年,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62.16亿元,同比增长7.8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94亿元,同比增长8.51%。按地区分布情况来看,江苏地区贡献了该行九成以上的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

  从营收的构成来看,南京银行上半年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34.05亿元,同比增长25.51%,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达51.13%,同比上升7.19个百分点。其中,投资贡献加大,表现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幅明显,同比增幅509.57%,达到42.61亿元。

  资产规模方面,截至6月末,南京银行资产总额达2.4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0%,其中贷款总额1.2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9%。

  就信贷类别而言,对公贷款依然是该行信贷规模增长的主要支撑。截至6月末,该行对公贷款余额9185.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70%;个人贷款余额2881.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6%。从增量来看,上半年对公新增贷款1034.79亿元,个人贷款新增41.54亿元。

  信贷规模提升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本金的消耗。截至6月末,南京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83%、10.79%、8.97%,较上年末均有所下滑。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6月末,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0.83%,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从逾期情况看,逾期贷款占比1.25%,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07%,较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此外,南京银行半年报中也披露了子公司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情况。上半年,南银法巴消金实现营业收入20.49亿元,净利润0.72亿元。截至6月末,南银法巴消金总资产达461.10亿元,表内贷款余额439.82亿元,较年初增长124.51亿元,增幅达39.49%。

  2023年1月,南京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共同完成对南银法巴消金增资44亿元,增资后南京银行持股比例从56%增至66.92%,南银法巴消金注册资本从6亿元增至50亿元。今年6月,世界银行成员国际金融公司(IFC)拟向南银法巴消金投资不超过4000万美元,认购其新发行的普通股,目前该项股权尚待监管机构审批。

  大股东提议中期分红

  今年4月,新“国九条”提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后,多家A股上市银行积极推动中期分红计划。记者注意到,南京银行的中期分红方案有望在年内落地。据该行7月31日晚间披露的一份公告,该行大股东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议年内适时实施2024年具体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南京银行则表示,这一提议符合该行的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该行将于年内以分红派息方式适时实施2024年具体中期利润分配方案,该事项已经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在前十大股东持股方面,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法国巴黎银行继续增持该行股份,上半年,法国巴黎银行(QFII)以自有资金增持约1.46亿股,截至半年度末,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QFII)合计持股比例升至17.68%。此外,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5691.6万股,持股比例升至2.20%,位列第十大股东。

  从股价表现来看,截至8月1日收盘,南京银行报收10.14元,涨幅0.5%。据iFind,年初至今,该行股价涨幅超过45%,位居A股银行股价涨幅首位。

责任编辑:曹睿潼

  虽然传统货币政策往往强调可以忽视(look through)暂时性供给冲击 ❤,但从本轮通胀欧美前期经验来看 ♎,本轮疫情 ❤叠加俄乌冲突下供给侧受到持续冲击,叠加政策大幅度宽松刺激,由 ❤此带来的通胀或并非可以“轻描淡写”略过的 ❦。虽然能源与部分商品 ⛎的价格或更容易随着供应链瓶颈缓解快速回落 ⛽,但这些价格前期大幅 ✋上涨或存在后续“连带效应”——一方面,价格由成本侧向消费端传 ⚾导或存在一定时滞,即便大宗商品回落,价格传导也或仍未结束;另 ⛶一方面,这些“暂时性”因素带来价格上涨如果使核心通胀较长时间 ♑停留在3%以上,还可能造成通胀预期的固化 ⌛,通过“通胀补偿”的 ❡渠道推升工资价格,而工资增速往往具有更强的粘性。美联储与欧央 ☽行前期都因为“习惯了”低通胀、低利率、风险偏向通缩的环境,而 ✋不断低估通胀的强度与韧性,导致今年年内“急刹车”,由鸽派转向 ➤大步加息。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 ✍,虽然本次调整 ♉不代表政策转向,但向前看,明年日本通胀不排除可能成为倒逼政策 ⚽调老版球探整的潜在风险点。

  展望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将呈五 ♎大趋势:

  本报记者 李曼 【编辑:安以轩 】

  

返回顶部